2020-12-21 16:04:06
大雪時節(jié)剛過,瓦鋪村空氣中的酒糟味越發(fā)濃郁,酒槿子(直徑1米的大木桶)隨處可見。釀酒,這一在瓦鋪村從古延續(xù)至今的農事活動,又拉開了序幕。
瓦鋪村位于安康市漢濱區(qū)茨溝鎮(zhèn)北部,距離西安市180公里、安康市30公里,是安康市一級水源保護區(qū),也是漢濱區(qū)的特困村之一。全村有15個村民小組850多人,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民437人。
瓦鋪村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時期。該村村民釀制清酒的傳統,也從那時算起。村民馮勤久介紹,瓦鋪清酒之所以能代代相傳,原因在于當地人釀制清酒所用的原料都來自村民種植或者山上野生,且釀制工藝一直遵從古法。
“糧為酒之肉,曲為酒之骨,水為酒之血。”安康被譽為“中國硒谷”,瓦鋪村的3000多畝耕地均為富硒土壤。村內山大谷深,山泉、溪流遍布,水中微量元素豐富。釀制時,為讓清酒更顯芳醇,村民會將上百種山花、野草、昆蟲和中藥添加到酒中。村民各家都擁有自己的生產工藝及家傳配方。
2014年,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響應省委、省政府號召,選調精兵強將扎根瓦鋪村,開展幫扶工作。駐村工作隊將清酒作為該村扶貧主導產業(yè)之一,細致謀劃。2016年,瓦鋪村被評為“中國原生態(tài)清酒之鄉(xiāng)”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(拐棗酒釀酒技藝)傳習所”以及“中國景觀村落”后,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駐村幫扶工作人員積極組織由西北大學文化產業(yè)研究院、陜西省扶貧協會、西安文理學院專家組成的團隊,到多個縣區(qū)的酒廠實地調研,進行座談論證,對瓦鋪清酒文化進行深入調查研究,形成了《瓦鋪清酒產業(yè)發(fā)展研究報告》,并邀請相關專業(yè)團隊撰寫了瓦鋪村清酒廠建設設計方案和清酒廠引進設備清單,利用蘇陜扶貧協作資金、整合地方涉農資金,投資750萬元建設瓦鋪清酒加工廠,建設生產廠房978平方米、辦公用房374平方米,預計年產清酒150噸,年產值1500萬元。
2020年10月,瓦鋪清酒廠建成投產,由安康瀘康酒廠以租賃的方式進行經營。目前,該清酒廠通過土地流轉帶動76戶農戶種植甜桿252畝,累計收購甜桿138.5噸,聘請6位貧困群眾在酒廠務工。如今,瓦鋪清酒的香味已飄出瓦鋪村,越飄越遠。通訊員 姜濤 記者 楊曉梅